跳至內容

台灣大罷免開票夜:六個現場,一場失敗中的政治成長

台灣大罷免第一波24席國民黨立委全數未過,國會僵局未解;從台北到東京,記錄六個現場中,那些留下來的人。

台灣大罷免開票夜:六個現場,一場失敗中的政治成長
2025年7月26日,台北立法院外,罷免投票全數不通過,「文山退葆」志工代表張艾安與一衆志工乾杯互勉。攝:鄧家烜/端傳媒

【編者按】7月26日,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首波投票登場,24位國民黨立委全數挺過,無人遭罷免成功。

端傳媒的開票報導團隊走訪六個現場,從台北到東京,記錄那些低迷、沉默卻又在瞬間沸騰的現場情緒。挺罷的一方,如何在結果出爐後錯愕、不解,甚至無言以對?又是如何選擇不放棄,持續行動?國會仍懸而未決,變局尚未展開,但這一夜,罷免的餘燄仍在燃燒——我們記下了它。

台北,濟南路,罷團聯合開票現場

下午四點,台北立法院濟南路一旁,由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主辦的大罷免開票晚會,大罷免票匭開啟,正以秒數開票中,現場舞台上大螢幕播放的是關於台灣黨外運動的紀錄短片《黨外小史影片》。舞台下的民眾,手機橫放看著電視台的開票直播,一段時間內,舞台下不太有其他聲音,僅有新聞記者在現場連線報導,以及舞台上紀錄片的句句口白。

這部影片,講述台灣從戒嚴、解嚴再到民主化過程中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台下,焦慮的罷免支持者不斷切換手機上的電視台頻道,將不同立場的電視台開票數一台台看過,唯一相同的,是開票後「不同意罷免」得票數一直取得領先的現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