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年加快全球布局,先後在美國鳳凰城、日本熊本、德國德勒斯登設廠。這波擴張既回應地緣政治緊張下各國強化晶片自主的壓力,也反映貼近客戶、爭取補助,以及搶佔全球半導體人才的戰略考量。董事長魏哲家在一封內部信中寫道:「台積電不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而是世界的台積電。」然而,晶圓代工產業誕生於台灣,深植於在地半導體生態系。當台積電走向世界,遷移的從來不只是技術與資本,也包括人與家庭、語言與日常,還有深藏於工作倫理之中的文化性格;而即便在台灣本地,半導體產業也因少子化帶來的人力短缺,開始吸納來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國家的勞動力。「世界的台積電?」系列將追蹤跨國遷徙如何重塑半導體產業版圖、全球勞動與個體生活。此篇報導為端傳媒「世界的台積電?」系列報導第三篇。在鳳凰城,端傳媒記者不僅接觸到台灣半導體移工,也採訪了三位隨伴侶外派的「台灣太太」。她們因赴美而辭去原本在台灣的工作,選擇在異國重新出發,開啟全新事業。她們的故事,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擴張的過程中,另一種常被忽略的遷徙經驗。
今年3月,來自台灣的舒舒在社群發布一支短影音,宣告她和丈夫正式「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海外淘金」。她的第一印象是,美國的台積電,居然真的在沙漠正中間。
27歲的舒舒和丈夫宛大從大學時期開始交往。畢業後,兩人始終維持遠距離關係,舒舒在台北的廣告代理商上班,宛大在台南的台積電廠區工作。雖然有結婚的想法,分隔兩地的問題卻一直無法克服。當宛大獲得外派美國的機會後,兩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是結束遠距離最好的契機」。他們於2024年10月結婚,舒舒也於今年1月辭職,為赴美做準備。
影片記錄了他們抵達鳳凰城第一週的生活片段。由於只有一台車,舒舒必須每天接送丈夫上下班,否則她便無車可用。某天傍晚,在台積電廠區門口圓環,舒舒和一群「台積太太」、「台積丈夫」們坐在車裡,等另一半下班。她忽然靈光一閃,覺得自己就像等小孩放學的爸媽。她把這段日常剪進影片,上傳到Instagram,獲得超過2.4萬個愛心、近40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