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我和最像人類的人,過著生活本該有的樣子」——幼稚園老師的教育現場

在幼稚園996,我奇妙地穿插於世界的兩面,一面是繁重工作、家長壓力,另一面是永恆的天真,總是會發芽的樹。

「我和最像人類的人,過著生活本該有的樣子」——幼稚園老師的教育現場
一所幼稚園的課室。攝:鄧家烜/端傳媒

【編者按】「其實你返工有咩做㗎?」——這個問題,你有問過別人或被人問起嗎?

這個來自日常的問題,啟發我們開啟「返工這回事」這個新欄目。在當代社會,工作主宰我們的生活,既定義個人的身份,亦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區隔中,我們並不容易看見彼此——從恆常的工作勞動,到行業內的語言詞彙、職場文化、人際關係、性別分工、權力層級以至價值體系。藉此欄目,我們希望打破邊界,深入聆聽多位「打工仔」的行業見聞,不但走進社會各行業的「貼地」日常,亦從職業的視角觀照當代社會的切面和現象。

你還記得自己的幼稚園老師嗎?「六一」國際兒童節剛過去,這是一個慶祝兒童的節日,也是幼稚園老師辛勤勞動的日子。本期文章,我們帶來中國南方三線城市幼稚園老師阿叄的自述,聽這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如何日均11小時嘔心瀝血,既照顧小孩和家長,也收集和孩童相處的趣味。

開始這份工作後,時不時,我會突然停下來想,這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有一天晚上10點,我發現自己站在後樓梯,一邊在收拾永遠也收拾不好的顏料盤、畫筆、剪刀、紙箱、快遞減震用的泡泡紙、雞蛋托……一邊又在大腦裏檢索那些用不完、但又捨不得扔掉的、用了一半的油畫棒們,想著能不能在即將到來的情人節時,拿出來再做點什麼。

有一天暴雨,又恰逢秋天,沒人料到枯葉堵塞了下水道口。我把褲子捲到膝蓋上,但也被淋得溼透,拿著掃把掃了快20分鐘,直到雨水漩渦般快速經由下水道,發出「呲——呲」地暢通的聲音。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