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紐約華人旅館的生死場

在這個大都市,居住方式有千萬種,但有的華人移民努力一輩子也換不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紐約華人旅館的生死場
圖:Mantha Mok / 端傳媒

夜裏,我在家庭旅館的上鋪躺下,被子蓋過下巴,一股熟悉又已陌生的味道上來了——中國火車臥鋪的味道。 這是一種「混合」的氣味,就如同這個混雜的房間。

房裏住著四個人,除了我,還有另外三個同樣躺在上下鋪木板床上的女性。床下塞了三四個行李箱、各自的鞋、洗漱用的牙刷和盆子。下鋪室友擔心廚具和調料被別人濫用甚至偷去,把它們也放到床底。床邊掛着外套和洗淨的內衣褲。兩張床占去臥室三分二的空間,剩下的位置擺了一張窄長的桌子,擱着零食和乾貨。餘下的空位,是更多的行李箱。

客廳的氣味不時侵入。房東老公是個老頭,晚上過了十點才回家,坐在飯桌前——實則是一張麻將桌,喝酒、抽菸、看抖音視頻到深夜。有時候,他會給自己炒一盤蝦乾下酒。海鮮的腥味和煙味爭奪我鼻孔的神經,抖音傳來「如果曾經和你發生過關係的女人找你借錢,你會幫她嗎?」

我受不了煙味,跟客廳的老頭吵架,我的室友覺得不可思議,並留下一則溫馨提示:這就是中國男人,以及家庭旅館,你唯有接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