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楊不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談戀愛,有正義可言嗎?

哪怕在已經結構化的不平等權力體系下,任意組合也還是可能出現滿分答案,可是這改變得了權力的性質嗎?

楊不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談戀愛,有正義可言嗎?
2024年4月27日,金秀賢出席韓劇《淚之女王》宣傳。The Chosunilbo JNS/Imazins via Getty Images

東亞娛樂圈與公眾輿論近期被成年人涉與未成年人交往的爭議引爆。就在台灣知名主持人黃子佼持有未成年性影像的案件喧囂塵上之時,童星出身的韓國演員金賽綸自盡的消息突然震驚世人,隨後其家屬指控韓國知名男星金秀賢在27歲時曾與年僅15歲金賽綸交往了6年,此語引發軒然大波。目前家屬方要求金秀賢承認與未成年人交往的事實,而金秀賢方斷然否認,主張自己僅在金賽綸19歲時和她交往了1年,並將提起訴訟。就是在近日,很多人第一次學到了“grooming”這個詞。

現代中文裏目前沒有普遍使用的可以對應“grooming”的專有詞彙。因而在這波討論中,一些人將它直觀地翻譯爲「兒童誘拐」。而另一個廣為中文讀者熟悉、訴諸討論的詞,是「戀童癖」。隨著金秀賢方也放出更多爆料,事件開始陷入羅生門。但成年人是否能與未成年人戀愛的問題,則是輿論不願放過也希望嚴肅討論的焦點。

「戀童癖」,與戀童癖之外

我們暫不能得知性的吸引在這件具體事情上起了多少決定作用,但如果認爲狩獵青少年女性僅僅是因為肉體,那就缺了拼圖中很重要的一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