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美烏關係裂痕背後的深層次分歧:烏克蘭到了需要「放棄」的時候了?

烏克蘭在2022年的戰略成功,令澤連斯基當下仍不願意接受一個更為灰暗,但也會更為現實的戰爭前景。

美烏關係裂痕背後的深層次分歧:烏克蘭到了需要「放棄」的時候了?
2025年2月24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紀念日集會,一名示威者的臉畫上烏克蘭國旗。攝:Julia Demaree Nikhinson/AP/達志影像

自2025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災難性的會談,在全世界被直播以來,時間才過了不到兩週。但是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安全秩序,彷彿已經歷天翻地覆的轉換。

歐洲領導人在巴黎和倫敦之間不斷會面。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高達1500億歐元的借貸能力供各國政府補充國防,德國主要黨派社民黨(SPD)和聯盟黨(CDU/CSU)更是打算利用即將過期的本屆國會多數通過激進的財政措施,繞過「債務剎車」來提升德國的國防支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會面之後表現出了盡力挽回的態度,並隨時準備簽署礦產協議,華盛頓與基輔之間的交流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但是特朗普內閣仍然在幾天前宣布暫停了美國的全部情報分享(以及禁止英國進行間接情報分享)與軍事援助輸送。

雖然特朗普3月9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針對情報分享的暫停馬上會終止,但是更進一步的軍援輸送與長期的安全保障仍然沒有頭緒。烏克蘭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的前線也面臨崩潰的危險。連接烏克蘭本土和蘇賈(Sudzha)的後勤路線,在幾日之前就已陷入俄軍的火力控制,給烏克蘭軍在庫爾斯克的行動製造了極大壓力。據稱,俄羅斯特種部隊日前在輸油管道中潛行數英里,繞道烏克蘭部隊後方配合前線發起突襲,造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雖然目前局勢仍然在急速發展中,但烏克蘭軍在庫爾斯克戰區的部隊,的確面臨被全面切割包圍的危險。

本文將探討烏克蘭/歐洲與美國關係的裂痕在中短期的直接後果,以及基輔會談破裂背後烏克蘭與其西方盟友之間的深層次戰略分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