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女時代眼尖尖像個中國娃娃的模特兒,到後來做過演員、歌手,也做過《號外》雜誌編輯,然後踩界搞時裝,再涉足電影圈,做過美術指導、形象顧問等等——在香港,1980年代開始,劉天蘭(Tina)曾經擁有數個不同身份。幕前幕後、藝術商業、文字影像、做書,做戲還是做衫,到處都有過她的名字。
劉天蘭(Tina Liu),香港形象顧問、形象設計師。被香港時尚界、演藝界幾十年來譽為圈中「形象聖手」。1978年當選溫哥華華埠小姐冠軍,1980年代初回港後事業包括演員、歌手、化妝師、模特兒、電影副導演,香港開創性雜誌《號外》的作者和執行編輯,Esprit時裝集團形象總監,唱片公司擁有者,電台台長及節目主持,亦曾為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及秘書長,現任香港電影美術學會副會長。1994年創辦全港首間形象顧問專門店「架勢堂」。
從前衛當年,走到今日速食網絡時代,作為香港電影美術學會副會長的劉天蘭,仍然分身有術,活在奔波忙碌之中——繼去年為「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做策展人,四出搜尋電影戲服、手稿,親自帶導賞團,到今年又意猶未盡,甚至回歸編輯崗位,將展覽的幕後籌劃過程與觀眾反饋,整理、編纂成400多頁的電影專書——《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全紀錄》。
「不要只當厚厚的書是一個載體,它本身就是一件art piece。書刊和雜誌的體驗,跟你拿著iPad去看是不一樣的。你會跟它跳舞,你會跟它共度一段日子。它是真的有溫度,有重量。科技沒有這些舊東西擁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