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虛假的電商神話:低價圖書,能否拯救中國出版業?

想賣得好,只能像董宇輝一樣多用些「雞湯」「金句」,再催促觀眾「買、買、買」。

虛假的電商神話:低價圖書,能否拯救中國出版業?
2021年7月17日,中國濟南,一名女士在書展上直播出售書籍。攝: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今年5月18日至20日,10家京籍出版社和46家滬籍出版單位先後發出「聯合聲明」:為「維護圖書市場穩定,反對無序競爭」,它們將集體退出京東在「6·18」購物節的2至3折售書活動。

「低價賣書」不是新聞。早在2011年,京東就率先推出過「四折出售少兒圖書」優惠。2021年,抖音直播間等新興電商更進一步拉低了圖書售價:9.9元一本,甚至1元一本。

但如此大規模的抵制,對於中國大陸圖書出版行業而言,尚屬首次。

聯合聲明很快引起熱議。業內人士表示:三折已低於盈虧平衡線,是「侮辱性的價格」,「賣一本虧一本」。部分網民則認為:如今圖書的定價越來越高,正是電商推出的優惠維護了讀者的權益,「如果沒有折扣,更不會有人買書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