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專訪澳洲原住民活動家梅奧:公投失敗一年後,現在怎麼辦?

「原住民之聲」公投失敗一年後,為計畫奔走的澳洲的原住民活動家會如何看待強大的保守敘事?又如何思考原住民運動的策略?

專訪澳洲原住民活動家梅奧:公投失敗一年後,現在怎麼辦?
2023年10月14日,澳洲悉尼,當地就是否修改憲法、在憲法中加入承認「原住民之聲」的條文而進行全民公投。攝:Mark Evans/Getty Images

作為悉尼知名的中產階級社區,帕丁頓常年有超過1.2萬居民,年齡介乎20到39歲,過六成人是單身,過半人口擁有大學本科或以上的學歷,以白人為主。根據票站最終結果,帕丁頓在2023年澳洲「原住民之聲」公投中,72%的當地居民投了「贊成」。

因此,2024年9月的一個週六夜晚,在帕丁頓的一家教堂裡,當原住民之聲公投「贊成派」的領袖托馬斯·梅奧(Thomas Mayo)拿著他的新書《以前是,未來也會是》(Always Was, Always Will)走上舞台時,台下的數十名觀眾向他投來熱烈的掌聲。

今年46歲的梅奧身材高大,外表穩重安靜,人們向他提問時,他會先停頓幾秒,思考一番,再作回答。觀眾當中,有不少人在公投宣傳期間做過「贊成派」的志願者,而梅奧上台後也認出不少熟悉的面孔,向他們點頭微笑致意。但隨著梅奧落座,全場逐漸安靜,一年前公投失敗的陰影,也漸漸開始籠罩全場。

2023年10月14日,澳洲就是否修改憲法、在憲法中加入承認「原住民之聲」的條文,而進行全民公投。「原住民之聲」是一個聯邦層面的獨立諮詢機構,由原住民組成,負責對原住民社區相關的法律和政策提出建議;公投通過在憲法層面上承認「原住民之聲」,來實現對原住民的憲法承認。然而,澳洲全國最終只有四成人口投下「贊成」,在八個州和領地之中,僅有首都領地的「贊成」票數超過「反對」,公投最終失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