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政治不正確,但好像沒有比「舔共」更準確、更刻薄的形容詞了。十月一日,約莫凌晨一點,還在跟經常在戲院碰頭的影評人朋友聊起,香港剛上映幾天的《破浪男女》票房奇差,明明適逢十一國慶有政府補貼,全線戲院半價,惟《破浪男女》的入座率仍不理想。原因之一,大家心裡有數,吳慷仁在香港失寵了。
前陣子來香港做的《破浪男女》專訪還未刊出,未幾便流言四起,指過去多年一直是自由身的吳慷仁已經簽約中國大陸的經理人公司,正式進軍大陸市場。一夜之間,台灣國民影帝、香港觀眾寵愛不已的慷仁哥,突然跌落地獄,好像淪為比戲中約炮中年更壞的渣男。「吳慷仁舔共了。」「你猜他明早會不會在微博護旗?」轉發大陸官媒的愛國賀卡,是過去幾年漸成風氣的國慶儀式之一,入鄉隨俗,準時上香,當是祭祖又好,祈求出入平安又好,中港台藝人仿效者眾。在香港,他們俗稱護旗手。

無數前車可鑒,但吳慷仁的「舔共」令人如此反感,最大原因是他過去形象正面樸實,一直展露出近乎藝術家的演員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