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14年到2024年,個體與社會、記憶與歷史之間的劇烈碰撞,迸發出對龐大體制和個體生命的許多詰問。香港由雨傘運動走過十年,是時候沉澱出答案了嗎?
十年的時間,足以見證香港社會民眾潮湧潮退,新規矩上台成為常態;各種思想和行動也歷經多重的拆解和重組,在不同人的生命中打開了、關上了許多門。駐足這地回首,或許仍然沒有答案,但我們嘗試去描繪十年如何過去,又如何存在於每個個體當下的一呼一吸,成為未來的尋路依據。端傳媒推出「香港十年」專題系列,共有六篇報導、影像、訪談及互動專頁,現於9月27日陸續推出,敬請留意。
今日刊出此系列首篇文章,筆訪曾是運動參與者的鍾耀華。其實街頭與法庭之外,還有一位作為作家和思考者的鍾耀華,2021年他在台灣出版文集《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並以此獲翌年台灣金鼎獎文學圖書獎。也是2021年,鍾耀華離開香港,赴台灣就讀文學碩士。第二年夏天,又離台赴英。十年幾番人生,我們與在英國的他對話,關於遷徙與寫作,異地與家,有英國書店的故事也有台灣的山與海,還有途中未曾停歇的心⋯⋯
如果那些事情來得迅猛,且一聲令下世界而變⋯⋯
人生在世,該以什麼姿態活著?
端:你仍然記得十年前,在香港變化之始面前,自己的心情和光影嗎?當時的你是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現在回望,往後的日子你經歷了怎樣的轉變,你怎樣理解這十年時間在自己生命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