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你而家喺邊?離開「我的地頭」睇醫生,未知恐懼與語言隔閡

學了英文這麼多年,病起來時看醫生講不中怎樣痛、怎樣不舒服、怎樣辛苦。

你而家喺邊?離開「我的地頭」睇醫生,未知恐懼與語言隔閡
攝影:Venus

人在異地不懂求醫,對於求醫體制不甚熟悉;轉換了語言,還能準確表達「痛」嗎?不同簽證和居留權的身分與醫療費用掛勾,人在外地,保險又要怎樣處理?種種加起來,哪怕只是一點毛病,憂心卻是加倍。若是一個人在外生活,孤寂感興許又放大了生理上的痛楚。

香港醫療水平高,但公營醫院輪候時間長、看診時間短;私家醫院收費昂貴,買了醫保也不能完全安心——這些「睇醫生」的經驗,幾乎是每個香港人共同的切身之痛。但告別香港,在異地帶著病痛求醫,自然也不是事事順遂。

今期來稿我們特意挑選不一樣的情況,大家「病情」不一,有的鬧出笑話,有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小時候覺得,一句「身體健康」無心思最求其,直到生病以後才懂即使頭痛肚瀉也足夠影響心情。不論對離開還是留下來的人,「身體健康」原來才是最貼身的祝福語。

「你而家喺邊?」是關於港人離散的新欄目,端傳媒目前正持續徵收世界各地港人的小故事。我們訂立了一系列生活化的主題,只要你是在2019年後移民離開的香港人,都想邀請你投稿分享生活瑣事和觀察。如果你更早離開香港,或非香港人,卻對2019年後這一波港人離散有第一手觀察,亦歡迎你投稿。請按此了解更多。

「係自己地頭」 睇醫生

Venus,27歲,2022年8月移居加拿大多倫多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