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平價咖啡戰:顧客、資本和「牛馬咖啡師」,誰是贏家?

面對想花9.9獲得999元服務的顧客,大部分時候她都「夾着尾巴做人」,但她不確定自己是否也會有將咖啡粉潑出的一天。

中國平價咖啡戰:顧客、資本和「牛馬咖啡師」,誰是贏家?
2023年12月23日,中國北京,市民在購物中心經過星巴克咖啡館。攝:Andy Wong/AP/達志影像

今年六月,中國咖啡品牌Manner兩天內曝出三起店員和顧客的衝突事件,又一次點燃了社交平台上對資本家的聲討,和對「打工人」「純牛馬」的共情。

根據網絡上流傳的門店監控視頻,其中兩起事件始於顧客催單,店員提出退單建議後,雙方矛盾升級,一名店員將咖啡粉直接潑向顧客,另一名店員則和顧客互相毆打起來。

對於視頻裏情緒崩潰的Manner店員,接受採訪的多位瑞幸和庫迪咖啡師都表示理解,因為「壓力太大了」。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揹負着幾乎無法完成的績效指標,但收入仍然下降,咖啡師們已無力付出更多的情緒勞動,顧客的一句催單、一個差評都可能演變為一場衝突。

近年來,中國咖啡行業極速擴張,以瑞幸為代表的平價咖啡打開了咖啡的平民市場,但「平價化」似乎看不到盡頭。在消費降級的宏觀環境下,咖啡品牌陷入「不降價沒生意,降價沒活路」的兩難境地。定位中高端的精品咖啡在不斷升級的價格戰中落敗,想以廉價佔據下沉市場的平價咖啡,也因為大規模補貼低價產品無以為繼,很快入不敷出,或收縮,或閉店,或轉盈為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