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期,最為香港網民熟悉的用語是:「咁係因為你悲觀,我睇到由治及興帶嚟嘅好處。」2022年起,港府多次提到香港已經「由治及興」。但近年有不少香港經濟下行的新聞,民間甚至有「磚頭(置業)神話破滅」、「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端傳媒以一系列專題報導,從宏觀政策分析、數據整理到小市民訪問,嘗試理解香港的經濟實況。此為「香港經濟系列」第三篇,請密切留意後續報導。
的士司機 Kenny 這天戴著口罩開工,年近40歲的他說自己病了數天,「病了都要工作,香港人就是這樣。」
2024年初的一個周末晚上,我們坐在 Kenny 的車廂內,在霓虹燈之間穿梭。的士是香港較為高價、優質的公共點對點交通服務,也是港人生活日常、甚至社會經濟脈膊的縮影。
「以前的星期五、六晚上,一定是酒吧區最多客,但是就有很大風險,他要是在我的車廂內嘔怎麼辦?臭死了。」不過,這些的士司機敬而遠之的客人,近年開始變少。在旺角、油麻地、尖沙咀兜一個圈,遊人疏落,Kenny 駛上新田公路直驅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他知道那裡一定會有長長人龍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