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描述全球氣候變化,「極端」這個回答恐怕不算極端。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世界各地先後經歷了沙塵暴、颶風、暴雨、乾旱、寒潮等極端災害。根據歐盟氣候組織的數據,這一年被記載為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熾熱的一年,2023年7月6日則成為全球最熾熱的一天。作為一名環保組織的工作人員,我在這一天看到許多同行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一篇報道,講述人類如何跨過「氣候變化的最新里程碑」。文章內有一張配圖,拍攝的內容是「在美索不達米亞沼澤地的深處,漁夫抓起一條幼發拉底河的死魚舉向烈日,魚身幾乎已被烤成半透明的魚乾標本。」
照片裏的這一幕恍若《聖經·新約》裏的末日神諭,「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幼發拉底河上,河水就乾了,要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衆王預備道路」。缺水,意味着人類文明發源地從搖籃到墳墓的生態警鐘。也正是這張照片,讓我動了獨自前往伊拉克看一看幼發拉底河現狀的念頭。
與其每天坐在辦公室裏,吹着空調研究環境數據,我想利用一次假期,「自費出差」探訪這片曾經孕育文明的土地,親眼見證被乾旱改變的這條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