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解讀| 羽田機場撞機事故,與航安科學的媒體誤區:真有「黃金90秒」?機門一定要開?

媒體常提及的「黃金90秒」,其實不是一個有用的數字。

羽田機場撞機事故,與航安科學的媒體誤區:真有「黃金90秒」?機門一定要開?

2024年1月2日,日本東京羽田機場發生嚴重的跑道入侵意外:日本航空516號班機在降落跑道時,與一架準備飛往新潟航空基地執行地震救災任務的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日航班機引擎隨即著火,中間逃生門無法使用,但機上367名機員和乘客都通過緊急逃生滑梯成功逃生。而海保廳飛機的6名機員中,則除機師外全部喪生。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但初步相信是溝通失誤,因當時日航516有得到降落許可,而海保廳飛機接收到的指令是要「滑行到等待位置」( taxi to holding position),但不知何故駛至跑道上。

事後,一名當時在日航516號上的乘客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指他在逃離後10分鐘後就聽到飛機發出巨大爆炸聲:「如果遲一點疏散就不可能生還。」另一名乘客也向《華郵》指出,當時自己驚惶失措,機艙內也是一片混亂,艙內有煙霧,有乘客尖叫。「但大部份人都很平靜,仍然留在座位上。我覺得這是我們能夠全部逃出的原因。」一名17歲乘客也對《紐時》指出,當時雖然所有人都很害怕,但「沒有人爭先恐後地想逃出機艙,所有人都在等待機組人員指示。」

事實上,由於日航516號在撞擊後立即起火,8道逃生門只有3道能夠使用,許多媒體都形容這次緊急撤離為「奇蹟」。《紐時》在一篇報道中,就指出這次奇蹟背後有很多因素,包括「12 名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擁有 12000 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飛行員」,還有「在危機時刻仍能保持冷靜的乘客」。而且,有航天設計專家認為,出事的客機是機齡只有兩年的空中巴士A350-900,絕對有助機員和乘客爭取較多時間撤離,因為該機型發動機周圍的防火牆、油箱中的防燃氮氣泵,以及座椅和地板上的耐火材料很可能有助於阻止火焰上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