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原發自「芭樂人類學」,端傳媒獲授權轉載。一國之防衛能力,在防空系統、戰機、船艦等軍事裝備以外,心防的重要性,也在當代戰爭的多元型態備受關注。本文作者參加多場民防訓練,並梳理冷戰以降的民防歷史,進而以「心防」理解民防訓練的關鍵,意在重建公民社會的自我防衛意識。
(劉文,批判社會心理學者與作家,現任台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也是台灣大學社會系的兼任助理教授)
戰爭之於台灣人並非一件遙遠的事情,但卻是多數人不願意正面談論的議題。近年來中國國力不斷提升,但政治體制並沒有如西方學者預期,隨著經濟改革開放而走向民主化。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威權體制的治理模式越加明顯,侵略台灣的軍事野心也逐年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