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都蘭部落與海女:你知道什麼是「台灣的節奏」嗎?|對談台灣原住民音樂

那個情緒是憤怒嗎?⋯⋯是宣洩,很多的宣洩,可能是悲傷,也可能是流浪。

都蘭部落與海女:你知道什麼是「台灣的節奏」嗎?|對談台灣原住民音樂
漂流出口主唱Putad (布妲菈·碧海) 和歌手Suming舒米恩。攝:陳焯煇/端傳媒

【編者按】今夏熱浪尤甚,世界各地的音樂節卻依然在炎熱中開唱。而端文化組就為讀者舉辦一次字裡行間的夏日「讀字音樂祭」。近年「母語」關注甚熱,我們的音樂季也從「語言」切入,集結香港、台灣兩地不同語言的音樂唱作人、樂評人、音樂雜誌創辦者、音樂節搞手等角色,分設粵語、英語、台語、原住民語言、客語五部,每部分都有一篇「圍爐對談」,深入探討在地脈絡,近年新變,及各自面臨的問題;此外還有一篇這種語言的歌單,方便讀者從討論中回過神來,犒賞耳朵與心神。

五種語言,五篇歌單,二十餘位台港兩地音樂場景努力與創作的人,是為我們的端文化·夏日「讀字音樂祭」。希望你來,一起聽歌,讀字,思考。日前刊出廣東話填詞新人對談「如何寫留在香港的歌?」,今天刊出的,是關於原住民音樂。

「我們生活在母語被斷裂的年代。我做母語音樂,就是在找認同,找自己。」Suming

Amis(阿米斯),在阿美族語言中原指「北邊」,傳說因阿美族人多生活在卑南族人的北邊,因而被稱為Amis,逐漸成為阿美族的代稱。不過,許多人熟知「阿米斯」三個字,是從2013年的一場音樂節開始。那年12月,來自都蘭部落’Etolan的歌手Suming舒米恩舉辦了首屆阿米斯音樂節,把部落的國中體育館改造成舞台,稱為「都蘭小巨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