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區頗有熱度的上野千鶴子,曾經是熱田敬子的指導教授,兩人一度是好友,為日本的女權論述和女性運動出力。不過二人現在沒有了聯繫。敬子說,裂痕主要體現在她們對日軍性暴力受害者的觀點差異上。
自1991年第一位日軍性暴力受害者、來自韓國的金學順向國際作證以來,「討回公道運動」已歷超過30年。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受害者,二戰時還是荳蔻年華(13、14歲),首次現身時年逾六十,如今已近百。3月21日,菲律賓一名受害人離世,在世者剩約20位;5月3日,韓國一名受害人離世,在世者僅剩9位;5月22日,台灣最後一位受害人離世;中國今年暫未有離世者,倖存者12人。跨國戰爭性暴力受害者中,不被知曉名字的人數以幾十萬計。
她們從來沒有得到日本在國家層面的道歉。
熱田敬子是畢業於東京大學本科、早稻田大學碩博的八十後社會學學者,受第三、第四波女性主義思潮影響,主張用交叉視角看待性別、階級、民族國家等問題。為研究東亞的「慰安婦」受害者,她最早在中國的山西、海南、上海等地做田野,也去過韓、台,與老人阿嬤們感情深厚。歷史以外,她也留心時下各國女權運動的進展,2022年付梓新書《ハッシュタグだけじゃ始まらない:東アジアのフェミニズム・ムーブメント》(不僅僅是標籤:東亞的女權運動),匯編了中、韓、台、港四地研究者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