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港台記者圓桌:我們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納,醜聞與爭議不缺席

記者應該提前做功課嗎?場內睡著了還能公允打分嗎?如何看待影展起伏不斷的爭議?

中港台記者圓桌:我們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納,醜聞與爭議不缺席
法國女導演Justine Triet 憑藉《Anatomy of a Fall》一片拿下了今年的金棕櫚大獎。

前幾年我們都以綜述的形式持續對康城影展進行過專題報導。今年,我們有幸促成了兩岸三地的資深記者們一同參與到本次的討論裏。我們希望能以圓桌的形式讓大家以不同的經驗和視角共同聊聊影展作為一個發聲平台,除了展映電影本身之外,還牽扯到怎樣的社會議題與政治議題。我們的討論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從女性電影人的崛起、影展的爭議與醜聞、以我們自身參與影展的經驗出發對影片的評判標準、以及圍繞得獎影片 The Zone of Interest 所引發的關於「大屠殺」在藝術作品呈現中的探討,最後也聊了一些亞洲電影。希望這次三方對談能夠帶來一個更有趣、更新鮮和更全面的綜述,讓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整個影展,甚至一窺歐洲藝術領域目前的發展與變化。

潘泳辰 = (現居巴黎,筆名十二辰子,電影與藝術評論作者,端傳媒歐洲電影節期間報導記者)
何阿嵐 = (來自香港,記者、訪問與評論文章散見兩岸三地,兼任電影節目策展及製作。)
沈怡昕 = (坐標台灣,資深電影評論者、詩人、電影創作者,文章散見網路各處)

I 從金棕櫚到入圍片單,女性導演崛起的一屆影展

:戛納影展前天夜裏已經落下帷幕,法國女導演 Justine Triet 憑藉 Anatomy of a Fall 一片拿下了今年的金棕櫚大獎,也是迄今為止第三位拿到金棕櫚的女性導演。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部影片的,電影的敘事方式和表現視角都很有力。比起前作《西比勒》,這部在節奏處理上顯然更加具有掌控力。其中法庭戲中對於婚姻生活和自我的審視幾乎佔滿了電影的大部分比重,卻絲毫不讓人覺得冗長。想必各位也都看了這部作品,你們的評價是怎樣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