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哈薩克導演鏡頭下的詩人:在滿佈謊言的世界,無人得以戰勝|人物專訪

「俄羅斯殖民哈薩克的歷史是痛苦的,大舉建立的俄語學校衝擊本土文化,現在又要面對英語的強勢⋯⋯」

「他將為夢想而死,秉守重負,直至頭顱化成骷髏」

如果 ChatGPT 能寫詩,人類苦心孤詣的文藝創作還有什麼價值?有說人工智能或能學會流行的格律與意象,卻抓不住語言的奧妙、詩人靈動瞬逝的光芒,那最純粹又跳脫敘述規範的幽微之美。但說詩人對機器無所畏懼,也許言之尚早。

本年三月在香港舉行的亞洲電影大獎提名片單上,有這樣一部貌似開宗名義走曲高和寡路線的電影《古來詩人皆寂寞》(Poet,2021)。電影來自華語觀眾罕聞的中亞國家哈薩克,跟導演達赫讓·奧米巴夫(Darezhan Omirbayev)長長的俄語名字一樣,半帶晦澀陌生之味。

今年65歲的奧米巴夫是哈薩克電影新浪潮的旗手之一,1992年首次執導長片即在歷史悠久的瑞士羅加諾影展獲大獎。《古來詩人皆寂寞》問世於2021年,為他的第七部長片,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此片與他翌年製作的短片《Last Screening》雙雙省思文藝作品在疏離時代裡療癒心靈、洞明人世的力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