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期,最為香港網民熟悉的用語是:「咁係因為你悲觀,我睇到由治及興帶嚟嘅好處。」2022年起,港府多次提到香港已經「由治及興」。但近年有不少香港經濟下行的新聞,民間甚至有「磚頭(置業)神話破滅」、「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端傳媒以一系列專題報導,嘗試理解香港的經濟實況。此前,我們已刊出「香港經濟系列」第一篇盛事經濟、第二篇經濟數據分析、第三篇的士業看經濟,此為系列第四篇報導。
2023年2月6日,香港正式與大陸全面通關,社會似步入復常,如此已屆一年。然而,復常後的街上不如預期熱鬧,即使港府推出諸如「夜繽紛」、「盛事經濟」等計劃刺激經濟,香港的餐飲與零售業正面對嚴峻的困境。開關後,大量港人北上消費,深圳因其價廉物美,成為了港人週末消費的另一選擇。
經歷社運、疫情、停市、復常,香港的商店現在怎樣了?有哪些倒閉了,還有哪些在苦苦支撐?
端傳媒走訪了香港十間中小型商舖,和他們談了談香港經濟。當中,大部分業主都主動在疫情減租,但卻在開關後把租金調了上去。然而,幾乎全部商戶都表示,開關以後生意比疫情期間更差,有的決定倒閉,有的只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