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前夕,美國總統訪烏克蘭,中國外長赴俄羅斯,但中美早在慕尼黑見了面,外界猜測美、歐、俄各國都打不下去了,於是各自努力,試圖說服交戰雙方接受談判,讓全世界都能喘口氣。
姑不論俄烏戰爭中的大國政治角力,純就軍事戰略角度,俄烏戰爭是二戰以後,第一場東西方正規軍的大規模地面對抗,且其過程亦已顛覆若干傳統軍事常識,逼使全世界軍隊加速朝向21世紀現代化邁進。
而且,這種改變並不只是增購無人機、海馬斯(HIMARS)、肩射飛彈這麼簡單的答案。整個軍隊的組織與戰役進行方式,甚至指揮管制的模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儘量依著時序,提出若干問題,描述這些影響與改變,供讀者們參考。

俄軍「速戰速決」為什麼會失敗?
「速戰速決」、「斬首行動」的成功要件有二:其一是絕對的「奇襲」,其二是「兵力優勢」,否則必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