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俄羅駐華大使館曾對國名的中文翻譯進行訂正,指出Беларусь正確的翻譯是白羅斯,但是沒有得到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如今中方還是在公開場合稱「白俄羅斯」,白俄羅斯也沒有堅持。本文作者依照習慣,稱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雖然不是正面戰場,但是在暴力機器的裹挾下,這裏的人也被迫成為了「侵略者」。而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從來都不具有血緣上真正的分野,這裏每個人幾乎都有親人在俄羅斯或在烏克蘭,他們也隨着戰爭的爆發被不同的宣傳機器分配到了不同的位置上,親友間的談話一旦涉及戰爭,就變得小心翼翼。在所有對抗獨裁的抵抗努力都無效之後,這片土地上反對戰爭的人或承受牢獄之災、或背井離鄉,或揹負着負疚繼續在政治高壓下努力維繫着正常的生活……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以後,白俄羅斯成為準戰區,隨時有可能正式派兵參戰。在出發前,我還提着一顆心,在抵達明斯克的那一刻,反而感受到了放鬆。這裏嗅不到任何戰爭的氣息,2022年的深秋初冬時節,人們的日常生活照舊:工作日擠地鐵上下班,週末蜂擁進商場,或坐在咖啡館裏談笑。就像其他任意某個國家的任意某個城市一樣。隨後,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開始浮現出來:各種瑣碎的生活細節,開始不斷提醒我戰爭的存在。
從2020年總統選舉以來,再到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白俄羅斯成為西方制裁的對象。歐美企業接連宣布退出俄白市場,店鋪關門。超市進口食品區主要擺放的是俄羅斯貨,少量僅剩的歐盟進口產品價格過高而無人問津。白俄羅斯的麥當勞拆掉了門口的金拱門招牌,換上「我們在營業」字樣,依舊人滿為患。沒有招牌的快餐店,沒有任何字樣的空白包裝,看上去十分詭異。由於關稅差異,書店裏大量的俄羅斯出版物比烏克蘭和拉脫維亞進口書便宜得多,也更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