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在減煤的氣候政策下,一個新煤礦如何令英國偏鄉小鎮重燃希望?

「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即使綠色產業有大量的需求,為什麼懷特港人還是被政府的綠色投資給遺忘了?」

在減煤的氣候政策下,一個新煤礦如何令英國偏鄉小鎮重燃希望?
2021年10月4日,英格蘭西北部懷特港(Whitehaven)擬建的新煤礦--伍德豪斯(Woodhouse Colliery)的鳥瞰圖。

【編者按】自1980年代全國礦工罷工失敗,全英煤礦陸續關閉始,礦業在英國已是明日黃花;而棄用化石燃料早就是難以逆轉的大趨勢。但轉型就代表總有人被遺忘:那些曾經依賴煤礦產業,「依煤而建」的地區,在失去生計來源後能不能搭上「綠色產業」浩浩蕩蕩的列車?那些曾經世代在煤礦工作的工人,有沒有在礦井外找到能給他們尊嚴和合理待遇的工作?我們將刊出兩篇探討英國燃煤業公平轉型的深度報道,一篇關於西北部的懷特港(Whitehaven),一篇關於中部的諾定咸(Nottingham)--這兩個地方同樣位於傳統的產煤區,但在八十年代後,卻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

我和住在英格蘭西北部懷特港(Whitehaven)的大衛·克萊達克(Dave Cradduck)正在談論英國政府在當地批准了一個新煤礦的新聞。

「這真是好消息。」他興奮地說道,「可惜我今年已經74歲,有點上年紀了,不然我也會申請這個新煤礦的工作。」

克萊達克是土生土長的懷特港人,曾經是一位煤礦工人,年輕時在當地的最後一個煤礦、位於愛爾蘭海海床之下的海格井(Haig Pit)工作過20年,直到1986年該煤礦關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