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的最大難題:勝利之後如何再次宣告勝利?

對中國整個官僚系統來說,「二次勝利」是三年防疫的彌賽亞時刻,在宣布勝利之前,疫情這場政治運動都還沒有結束。

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的最大難題:勝利之後如何再次宣告勝利?
2023年1月3日,上海,醫院的大廳裡擠滿了患者,其中大部分是感染2019冠狀病毒的老年人。

勝利之後如何繼續勝利,這是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要面對的最大難題。早在2020年9月,習近平就召開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宣告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當時還預言了未來將有終局時刻,稱要繼續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自此,關於防疫政策的官方表述,始終是堅持「動態清零」,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勝利的苦果:贏了以後如何再贏一次?

在清零被打造成制勝法寶的三年後,沒有一條不清零而能宣布勝利的道路可以走。

2022年10月10日至12日,在民間渴望「放開」的情緒急劇升溫時,《人民日報》署名「仲音」的寫作小組連續三天發文,強硬表態「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仲音」關於防疫政策的評論,常常被地方政務微信和地方黨媒轉發,在2022年下半年被廣泛看作中央釋放的防疫政策信號。也因此,當11月11日國務院出台放鬆管控、整治防疫「層層加碼」的二十條措施時,對地方政府來說是相當困惑的,這究竟表示防疫政策真的要鬆動,還是不過又一次的「既要又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