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一月天,儘管是這個城市最冷的月份,但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午間依然維持宜人的溫度,相當適合出門走走;以「新動物園運動」為口號改造、月前重新開幕的壽山動物園,正是這樣的好去處。
試營運初期,壽山動物園入園門票採取預購制,閉園一年多、新設施加上限額的吸引力,讓許多民眾對「新動物園」充滿期待,近一個月過去,於平日前往參觀的人潮不減。不過每個人對於新動物園寄予的想像都不同,2022年12月下旬,在開幕的第一週,就有一名遊客因為「期待落空」引起騷動,佔據新聞版面。
這位帶著女兒來參觀的爸爸,因為遊園體驗不佳在臉書社團發文抱怨:他雖然第一時間覺得新建築還不錯,但在搭乘遊園小火車繞園區一圈後,卻發現動物欄舍變化不多,認為改建似乎著重在人用空間;接著感嘆壽山動物園已經多年沒有長頸鹿,該欄舍改由伊蘭羚羊使用,飲水台卻還是原先的長頸鹿斑紋彩繪;最後話鋒一轉,提到了動物多是老面孔,而且「又老又殘」,其中一隻公獅還瞎了隻眼,令人鼻酸。
「以前去看覺得壽山動物園好像動物的養老院!整修完去看,覺得是接待中心重新裝潢的養老院⋯⋯」

其實,這篇抱怨文對動物所處環境的觀察比許多遊客都仔細,也有關心動物之處,但是又老又殘、動物養老院的說法引來爭議,眾多網友紛紛批評發文者不尊重生命。上述兩種描述,也因為極具話題性,被許多網路媒體截取入標,傳播得更廣;壽山動物園隨即出面回應,說明文中所指的瞎眼老獅「二哥」如何醫療,對老病動物的悉心照顧獲得了大眾讚賞。
這場意外的小插曲,讓重新開幕的壽山動物園討論度更勝網紅行銷。雖然有像發文者這樣,期待看到更多動物的遊客;但從網友留言,也可看出許多台灣民眾對動物園的期望,已不再只是過往單純的觀賞奇獸。
一個場所的改建,當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但是動物園的轉型、更新,仍有許多標準可評判優劣。你對動物園的想像是什麼?在一座翻新的動物園,你會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動物園,又可被稱作是「現代」動物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