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他殺』變『自殺』已經夠荒謬,但原來這個地方更荒謬的都有。」——探員Max
Max是香港短片《Time, and Time Again》中的角色,黑白影像裡,他一邊說出這句話,一邊吸入尼古丁,呼出一片薄霧。這荒謬也是導演王彥博在2022年切身體會到的。影片獲香港鮮浪潮短片競賽「特別表揚」獎項,講述探員調查失蹤少女「燕琳」(英文名Christy)。角色姓名與2019年社會運動中轟動一時的人物陳彥霖(Christy Chan Yin Lam)高度相似。香港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下稱電影報刊辦) 對該片拒絕發出「核准證明書」(下稱准映證),而依據香港《電影檢查條例》規定,影片因此不能在戲院等任何地方公開放映。
另一部短片《與亂世共舞》也同樣不順利。據導演郭頌儀介紹,影片本已於2021年3月通過審檢獲得准映證,也在一些場所公開放映過;惟九個月後,當影片要再次公映而再度送檢,電影報刊辦卻要求刪減兩幕英文字句「The government use restrictions to clamp down on protesters」、 「resist unjust rules」。這等於變相收回先前發出的准映證,導演最終決定一刀不剪,取消放映。「現實的生活很壓抑,至少我在自己的電影世界裏可以抗衡」,這是郭頌儀緊守的底線。
自港英政府於1980年代末更新電影分級制,1995年正式取消《電影檢查條例》內的「破壞本港與其他地區間的友好關係」條文,停止政治審查,此狀況一直持續至港區國安法開始實施的2020年。2021年,香港出現多起政府機構要求電影刪減內容、拒發准映證致放映取消的事件,涉事作品由初起直接是2019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片,到被認為牽涉社會運動與相關政治立場的劇情短片。
而2021年11月5日,《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下稱《條例》)及《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下稱《指引》)正式刊憲生效,香港電影評審過程必須考慮國家安全因素。自那時而今,整整一年又過去,坊間流傳香港已經進入「禁片年代」, 但同時香港電影在疫後卻展現被稱為「小陽春」的商業票房佳績,也有評論人認為港產片正經歷「大轉型」,而到底香港電影在這條例變更後的一整年裡,狀況如何?對影片的審查比起2021年,有什麼「新」變化?而新一輪審查,可會最終影響到香港電影工業各環節,加入產業板塊連動,並最終影響到港產片面貌與觀眾利益?
「我始終相信今天被禁的東西,有朝一日全部都會解放,但萬一我們現在不夠薑(沒膽),後人就沒有東西看了。我們不甘這段歷史是空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