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謝達文:台灣地方選舉五重點——是民進黨慘輸,不是國民黨大勝

選戰的關鍵,是有一批選民不投民進黨了,但轉向國民黨的情形並不明顯。

謝達文:台灣地方選舉五重點——是民進黨慘輸,不是國民黨大勝
2022年11月25日,國民黨台北市候選人蔣萬安的選前之夜。

【編者按】2020總統大選,一方面代表了民進黨號召力有史以來的高點,也是最近一次的全國性選舉,可以讓我們看到民進黨候選人從高點以來的號召力變化;另一方面,這一次選舉中,蔡英文也提出「投給民進黨候選人就是投給蔡英文」,我們也可以藉此比較,這樣的呼籲與選舉結果的差距有多遠。

2022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在縣市長席次慘敗,地方縣市長從原先的六席僅剩五席(兩都、三縣),蔡英文於26日晚間辭去黨魁負責,而本屆選舉「民進黨大敗」,背後反映的是綠營號召力的下滑,還是藍營的號召力提升?各個關鍵戰區的戰況有何差異?

本文我將以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為基準,與這次地方選舉比較,分析全國和幾個指標性縣市中,藍綠號召力的變化情形:相較2020年的蔡英文和韓國瑜,這次藍綠的候選人,號召力是上升還是下降?

從此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個別縣市長候選人」的號召力強弱。舉例而言,盛傳有意問鼎總統大位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否比當年的韓國瑜更具號召力?而在這波國民黨勝選的潮流中,他「開拓」選票的能力,是否真的突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