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國2022年度中期選舉將於11月8日舉行,屆時將有35個參議員﹑435個眾議員和36個州長席位面臨改選。這是拜登上任以來最重大的一次考驗,同時也將對美國下一階段內政外交政策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端傳媒將在10月至11月初刊登「中期選舉前瞻」系列,試圖為讀者整理兩黨在各州的具體選情﹑民調走向﹑親台議員選情﹑以及墮胎﹑學債和經濟等重大議題的影響。這篇為前瞻系列的第二篇,將分析民主黨在各搖擺州「翻盤」的可能。
(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關注台美關係、印太戰略。)
11 月 8 日美國將迎來期中選舉,參議院 100 個席次中,35 席將改選(參議員一屆六年),眾議院則 435 席全部改選(眾議員一屆兩年),並在 50 州中,有 36 為州長將進行選舉。2020 年,民主黨除了贏得總統選舉,還同時拿下眾議院多數(219 比 211);參議院則是與共和黨勢均力敵,獲得各半席次,並有身兼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在法案陷入各半膠著時,投票打破僵局。
不過正是由於副總統僅能在參院兩黨票數一致時出馬投下關鍵票,因此在過去兩年執政期間,民主黨的許多政策、法案都推得相當吃力,例如囊括眾多拜登競選承諾的《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法案包括 3690 億的美元氣候行動方案,為美國史上對氣候變化的最大投資,因此也被稱為氣候法),就費了很多功夫才說服黨內議員不跑票,守住 50 位民主黨參議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