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現場】花東連續地震後:從繁榮走向老邁的玉里,遭震災夾擊的生機

對年輕人口不斷外流、獨留老年人的玉里來說,地震時的臨時應急,恐怕比人口結構年輕的都會區還要來得艱難。

【現場】花東連續地震後:從繁榮走向老邁的玉里,遭震災夾擊的生機
2022年9月20日,玉里高寮大橋。

9月18日下午2時44分,台灣台東縣池上鄉發生了規模6.8的地震;雖然震央位於池上,但受創最深的地區為花蓮玉里周邊,並傳出建物倒塌、橋樑斷裂與人員受困的消息。

9月18日傍晚6點半,我們搭乘的自強號列車,正緩緩駛入花蓮站。列車停穩前,列車長再次播音致歉:由於東里車站有列車脫軌、花東線鐵路目前中斷,南下列車最遠只能行駛到花蓮,乘客必須轉搭其他交通工具。

然而大部分人出了車站才發現,所謂的「其他交通工具」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台鐵並沒有為旅客提供南下的接駁車,而花蓮 - 台東之間的公路客運,又表定於傍晚之前收班,入夜之後基本上只有計程車可以搭——到玉里,一趟車資要新台幣2,000元,到台東則是4,000元。

一些行程受阻的乘客,在得知公路客運已經收班之後,只能在客運站找人拼車(按:與其他乘客合併搭車)、分攤車資,楊文婷就是其中一名。楊文婷說,9月18日的主震發生後,她家的門口就裂了一道縫,她母親一直不敢進家門,於是到台北找朋友的她決定提早回家,此時卻被困在花蓮。

2022年9月19日,地震後,楊文婷在玉里鎮上一間建材行。
2022年9月19日,地震後,楊文婷在玉里鎮上一間建材行。

我們順路,問她要不要搭便車一起南下,她喜出望外。正好她有個朋友,也是今天要從台北回玉里,搭乘的火車8點抵達花蓮,於是在玉里榮民醫院工作的江淑雯,也加入了我們的南下旅程。

江淑雯已經從新聞上和家人那邊,得知地震災情並不算太嚴重,因此並不顯得特別焦急,原本只擔心自己必須在花蓮過夜,畢竟雖然政府已經宣布地震隔天停班停課,但在玉里榮民醫院當護理師的江淑雯,還是得要輪班出勤。

「老實說,我看到新聞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是我在7-11裡遇到那場地震的話,我可能也不會往外跑。」對於像江淑雯這樣的花蓮人來說,地震幾乎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數人遇上地震不會太過驚慌,也不會在家裡準備緊急避難包。但這種過於「習慣」地震的心態,在江淑雯看來,或許也容易讓花蓮人太過「鬆懈」,對於防災未必是件好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