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戲內戲外的菲律賓跨代歷史招魂:專訪《五月之祭》導演邁克迪里安

馬可斯家族回歸,但七十五歲的迪里安不打算move on。

戲內戲外的菲律賓跨代歷史招魂:專訪《五月之祭》導演邁克迪里安
1976年,菲律賓名導邁克·迪里安(Mike De Leon) 。

【編者按】菲律賓名導邁克·迪里安(Mike De Leon,又譯邁克·列昂)於 1976 年面世的首部長片《五月之祭》(The Rites of May)修復版今年先後於康城影展及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他當年憑此片榮膺亞洲影展(後易名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迪里安其他已修復電影將在未來一兩年於歐美各地重映及發行影碟,端傳媒專訪了迪里安,回顧他四十多年來的重要作品,並分享他早前在康城放映前夕的公開聲明背後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馬可斯家族回歸政壇的影響。

「恐怖如今有了更險惡的意涵……菲律賓政治的怪物在地府洞穴苦候多時終於重返人間,再度剽掠、蹂躪我的國家。」在今年五月中《五月之祭》(The Rites of May)修復版於康城公映前夕——亦即小馬可斯於本屆菲律賓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後——邁克迪里安(Mike De Leon)透過其法國發行商 Carlotta Films 發出的公開聲明如此寫道。「我很榮幸我的電影得以參與這偉大的電影節,然而今天我以身為菲律賓人深感受辱。」

聲明並憶述《五月之祭》在 1979 年海外放映期間遇上的審查風波:當時才剛 30 歲的迪里安在美國洛杉磯一場映後問答環節上嘲諷執政者馬可斯夫婦資助電影業實為搞政治宣傳,後被大使館舉報而出國受阻。當時馬可斯實施的戒嚴令正全面監控異見,迪里安的父親出動家族關係介入,他本人被迫跟政府審查處道歉才得以了事。

此聲明並不是迪里安頭一回直陳本國政治。在 2018 年,他在蟄伏十八年後拍攝的長片《Citizen Jake》(《公民傑克》),講述一個年輕記者如何面對馬可斯家族的政壇回歸、父親的朋黨利益牽扯和假新聞的泛濫;翌年,他再在中期選舉前夕發布了一條五分鐘長的短片《Kangkungan》並親自旁述,力斥時任總統杜特地濫殺平民、打壓異己、扶持馬可斯家族重振政治勢力,在南海爭議上出賣國家主權,呼告國民慎重投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