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V太太:性暴力作為「例外狀態」——狼師與完美受害者的互為鏡像

當群眾將性暴力行為人妖魔化、描述成與常人毫不相干的存在時,也必然回頭檢查受害者的道德水準,以證成此「例外」是怎麼形成的。

V太太:性暴力作為「例外狀態」——狼師與完美受害者的互為鏡像

(V太太,台北長大,現居德國,女性主義者,從事翻譯與寫作。)

上月(8月),台灣台中爆出一起陳年的未成年性侵舊案(註1)。當事人A女出面指控,25年前她就讀台中某明星國中的資優班期間,遭到當時該校的黃姓數學老師性侵,受害時間長達四年之久,直到A女進入大學後才終止。

根據A女的陳述,當年黃姓老師因為升學率傑出,是校內的明星老師,極受家長信賴。他也利用自身光環,在學生之間施行專制領導、製造差別待遇來建威信、吸引學生服從,並進而藉由「偏寵」和「孤立」的兩面手法取得單一學生的注意力與信任,進而建立親密關係。在成功製造「愛情」的想像後,要求學生和他發生性行為。若學生不從或想要脫離關係,他則會以威脅手段嚇阻對方。

A女直到大學後才決心停止與黃姓教師往來,卻因此受到該師騷擾多時。而在那之後,黃姓教師順利升遷,最後更分別在兩所國中擔任校長共12年,並獲頒資深優良教育行政人員。

A女於人本基金會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後,陸陸續續有多名也曾就讀該國中的女性出面,表示自己亦曾遭到該師性侵。A女當年的同學也紛紛聲援A女,指出儘管他們當年並不清楚性侵事件,卻可證明A女所描述的多起相關事件以及該師的各種行為表現確有其事。

而台中市政府則在經過四個月的調查後,於9月2日公布性平會審議調查小組報告,表示經過審查,性平會同意調查報告及懲處建議,黃姓教師予以解聘、未來永不錄用,且沒有退休金(註2)。

這起事件在台灣社會引發廣泛關注與激烈討論。其中,已有學者與實務工作者指出,根據A女和其他受害者的自白,黃姓教師的行為模式相當符合所謂「性誘騙」(sexual grooming)的樣態。性誘騙指的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性暴力,經常發生在成年行為人和未成年受害者之間。行為人並不(只)仰賴暴力來迫使受害者屈從、施以性侵,而是透過和受害者建立關係與情感連結,取得受害者的信任,進而誘導、操縱,致使受害者「同意」(或說不得不)和自身發生性關係。其中也不乏受害者在過程中相信——或說服自己相信——兩人之間有感情基礎,以合理化性行為的發生。

由於本案中行為人的教師身分,且受害者都未成年,加上整起事件讓人聯想起數年前亦在台灣社會引起轟動的出版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因此引發社會憤慨。許多人對黃姓教師表達出強烈的指責和厭惡,將其指為妖魔般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輿論意見提出質疑,包括認為黃姓教師與A女之間當年應是戀愛關係,只是如今女方「改口」,或質疑為什麼A女直到事件發生25年後才終於發聲,必是另有所圖。

本文並不打算就事件細節進行討論,而是要想要針對事件所引發的上述兩層輿論指出,儘管這兩種意見看似南轅北轍、相互對抗——一方痛恨著加害人,另一方則對受害者進行道德檢視——但事實上,它們互為鏡像。於是許多時候,對於性侵事件與加害人的怒火,並無法轉化成對受害者的同理與同情,反而催生新一股責怪受害者的力量。

2022年8月29日,台中,人本教育基金會、台中市家長維護學生權益進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30個公民團體到台中市政府抗議,台中市政府消極處理黃姓教師涉嫌性侵事情。。
2022年8月29日,台中,人本教育基金會、台中市家長維護學生權益進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30個公民團體到台中市政府抗議,台中市政府消極處理黃姓教師涉嫌性侵事情。

將性暴力行為人「非人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