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花了很大力氣,從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到了另一個「六四是禁忌」的地方。這個日子成為了我的執着,我的責任。

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2022年5月31日,從銅鑼灣柏景臺停車場觀看維多利亞公園。往年不少六四燭光集會的圖片都在此處拍攝。

【編者按】以往支聯會常常提到,香港是中國領土上唯一可以自由悼念六四的城市。的確,往年在維園訪問期間會碰到不少大陸人、港漂,即使他們因着種種原因未能暢所欲言,紅着眼框對記者說「對不起,不能講」,但那時的他們還是有這麼一個場合、一些活動,跟香港人相遇,傳承六四真相。香港,或許是他們看見自己國家真實面貌的一個重要窗口,甚至悄悄種下了政治啟蒙的種子。

端傳媒訪問了五個大陸人,希望在民間一片無力感當中,透過他們在兩地經歷的一些事、一些情,尋找堅持的意義和力量。

第一位是親歷八九民運、經歷抑鬱,每年穿黑白衣去天安門廣場外騎車繞圈悼念,這兩年換成了在香港維園開着手機燈繞圈,身旁的都是同路人。第二位在高中看過六四紀錄片後,覺得被國家欺騙了,進而更多參與香港公民社會活動,他跟很多人一樣,以為香港的六四集會和六四紀念館不會消失......

第三位來了香港讀書,不用翻牆的他在網路看到民運及六四資料,讓他連結到曾經參與民運的大伯父,當年在理想與父母反對之間,選擇了良知,最後陷獄。第四位看過那些年香港歌手「民主歌聲獻中華」、聲援北京學生的演唱會後,第一次發現,原來香港可以做大陸不能做的事;只是當民主女神從中文大學被拆走,沒有了這些實物,現在在港讀書的他,決定今年回去「民女廣場」繼續探問「民女去了哪」。第五位在大陸的教育和成長裏,沒有人教他要批判思考,當看到民運和六四的種種,他半信半疑了很多年,來到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他終於知道大陸式的新聞造假是怎麼回事了。

稿有點長,只希望在這時代,用文字用相片好好保存他們的心聲。或者在未來的某年某月,會再次感動其他人。

一、親歷八九再走到香港,繞着廣場走幾圈的無聲吶喊

葉清,50多歲,南方人,親歷八九

八九那年,我在官媒工作。胡耀邦去世第二天,我正好去西藏出差。拉薩是1988年出事後戒嚴。後來我在北京宣佈戒嚴後一兩天回到北京——從一個被戒嚴的城市,回到另一個被戒嚴的城市,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為數兩次戒嚴。

在西藏的時候,我每天也盯着北京的情況。西藏的學生也遊行,警察和他們對峙,一邊是盾牌,一邊是學生。只是對峙,沒有衝突。我當時出差是去採訪和學生運動無關的內容。去到受訪者的家裏,有個小伙子問我們對學生運動的看法。因為當時四二六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是鄧小平的定調,我們就說不會同意這個社論定調,他一聽就接受採訪,這好像採訪前要做一個測試,也能看到當時年輕人的民心所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