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我對面的街道工作人員伸了個懶腰站起身,用力地歎了口氣,「啊,終於輪到我下班了。」話未畢,剛過來接班的人就接話,「你就好,明天也沒有排班,可以休息。」「我排班少是因為我可是要24小時聽候指揮的,可不是沒有事做。」邊說着這位身材略顯魁梧的男士邊把工作手機丟到桌面上,罵罵咧咧地自我解嘲了幾句,披上外套急匆匆地離去了。待新的工作人員坐定,沒好氣的抱怨夾雜着其他人「您好,這裏是防疫辦公室,你是不是最近有從外地回來的經歷……」,繼續在這個派出所內設立的街道防疫調度室裏迴盪。
打不完的電話,聽不完的抱怨
一位民警形容當下派出所的工作狀態是,「三分之一的人負責防疫,三分之一的人負責反詐騙,另外三分之一負責應付其他日常工作和臨時專項,領導負責各種政治學習。」
撥打潛在風險人群的電話,是中國「動態清零」政策中基層排查涉疫風險人員的重要環節。排查工作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由區排查工作小組下發的入境人員名單,這些不需要電話專班核實,直接進入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的程序。另一批就是通過各方數據系統整合然後下發到派出所系統的名單,這些名單需要由專班電話核實屬不屬於街道管理,然後催促這些落地人員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做核酸和流調,再進入分級管理(居家隔離、居家監測、自我健康監測)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