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抗爭退潮後的白羅斯媒體人:當紅線再臨,新聞如何做下去?(下)

在肅清持續的白羅斯,有媒體人選擇留下,寫枯燥無味的「軟新聞」;也有媒體人選擇離開,在相對自由中尋找繼續做新聞的可能。

抗爭退潮後的白羅斯媒體人:當紅線再臨,新聞如何做下去?(下)
2021年5月29日,波蘭有示威聲援白羅斯被捕的26 歲的「異見記者」羅曼.普羅塔塞維奇(Roman Protasevich)。

​​編按〕2020 年夏末,被稱為「歐洲最後獨裁者」,已在位 26 年的盧卡申科(Aliaksandr Lukashenka)六度勝出白羅斯總統選舉,但源源不絕的舞弊指控,觸發了白羅斯 30 年來最大型的抗議運動。2021 年抗爭退潮後,盧卡申科政權對公民社會的打壓愈趨極端,多家國內新﹑舊媒體首當其衝,逃不過被肅清的命運。紅線再臨,在甚麼都不能報,不敢報的時候,新聞如何做下去?本文作者在 2020 和 2021 年兩度造訪白羅斯,訪問了國內多家媒體和獨立記者,勾勒出一幅白羅斯的新聞人群像:即使在盧卡申科政權對記者和新聞機構的不斷打壓下,也有新聞從業者嘗試在極僅有的、狹窄的空間中,繼續採訪和報道。

本文分(上)﹑(下)兩篇,連續兩日刊出。歡迎閱讀上篇:抗爭退潮後的白羅斯媒體人:當紅線再臨,新聞如何做下去?(上)

2021 年 5 月,白羅斯發生一件國際駭聞的劫機事件:一班原定從雅典飛往立陶宛維爾紐斯的航班,被白羅斯要求偏離航道,突降明斯克機場。機上坐著的,是白羅斯民間媒體 Nexta 其中一名創辦人,26 歲的「異見記者」羅曼.普羅塔塞維奇(Roman Protasevich)。客機落地,他被白羅斯當局即時拘捕。

普羅塔塞維奇至今仍被白羅斯當局扣留,並面臨至少十年以上的監禁。2021 年 6 月,他在記者會上公開露面並「懺悔認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