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那場遇冷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如何成為官媒筆下「五光十色的優質民主」?

一場嚴格篩選、投票率新低的選舉,一方面被描述成「五光十色」、「踴躍投票」,另一方面拔高成「優質民主」。

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建制派在民主派缺席下大獲全勝。這是港區國安法強勢落地、「完善選舉制度」以來的第二場選舉(註:首場選舉為2021年9月的選委選舉),不但深刻地改變了香港政治生態,還成為中國爭奪民主話語權的一場展演。

對中國大陸官方輿論機器來說,香港立法會選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意識形態事件,需要做充分的輿論導向和論述包裝,肯定新遊戲規則的認受性。在選舉前後,究竟大陸官方輿論機器如何鋪排、呈現甚至粉飾這場改造後的選舉?當中又有何策略?本文將爬梳大陸官媒和官方輿論,分析官方輿論機器如何打響這場定義「香港民主」的輿論攻勢。

選前:渲染「新選制」帶來「優質民主」,但整體議題熱度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