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清零政治化:為何防疫手段越高超,中國的防疫管理卻越粗暴

運動式治理已經不是應對一些異常的手段,而是一種日常化的管理方式。

江西上饒,這座小城一夜之間成了中國輿論的中心。上饒市政府所在的信州區的防疫員工們以封控消殺的理由破門進入私人住宅,使用鐵棍擊殺了一隻寵物柯基犬。這並非孤例,最近一輪疫情期間,上饒市存在普遍擊殺寵物的現象。而就在數天前,哈爾濱也發生過擊殺寵物貓的事件。這些似乎對疫情防控沒有多少顯著效果的極端防疫手段不僅發生在寵物身上,也發生在人流控制上,包括江西鉛山縣,遼寧莊河市在內的不少地方都出現了「一人確診,全縣紅綠燈變紅燈」

既無效又反人情的極端防疫政策招致了廣泛的批評。許多人將上饒和大陸其他一些更加温情對待寵物的地方相比較。北京大興區允許有寵物家庭可留一人居家隔離,上海的防疫人員在清查時還會為寵物們補充食水。成都市更是發官微展示防疫人員帶着貓糧和罐頭上門對寵物貓採集核酸的細節。然而成都在温情對待寵物貓的同時,也是首批被曝出使用了時空伴隨判定(比傳統的密切接觸判定範圍更大)進行人員流動管制的城市。即使是以人性化的精準防疫著稱的上海,防疫的強度也依然令人生畏。在發現一名迪斯尼訪客確診新冠肺炎後,園區立即遭到封鎖,超過三萬名職員和遊客在接受檢測後才可以離開。

如果防疫強度僅僅是由公共行政能力的強弱所決定,那麼那些公共財政和行政能力更強大的地方,然而防疫最極端的案例往往都發生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城市,尤其是縣城。

全中國範圍內新鮮的高強度防疫政策層出不窮。網購快遞,同一批快遞物件或是快遞倉庫出現陽性指標,也可能導致收件人被居家隔離。有一名山東濟南的網民被限制居家隔離7天,僅僅由於網購商品的廠家出現一例新冠陽性,即便公司車間環境,原料,庫存品以及外包裝都核酸檢測呈陰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