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影評:電影《沙丘瀚戰》的時差與小說《沙丘》的超時代

對粉絲來說,能看到這部經典忠於原著地登上寬銀幕,已感動落淚,但仍有兩點是這次改編電影無法迴避的難題⋯⋯

影評:電影《沙丘瀚戰》的時差與小說《沙丘》的超時代
《沙丘瀚戰》(Dune)劇照。
救世主就算可以救世(其實不行),也不等於可以拯救自己。

超時代

法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在1986年斷氣時,不能說沒有遺憾:雖然已經以《沙丘》(Dune, 1965)拿下雨果和星雲兩大科幻獎項,揚名立萬,但兩年(1984)前大衛連治(David Lynch)改編的電影慘不忍睹,再十年前霍多羅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陣容華麗的改編胎死腹中;反過來,在視覺靈感上取材自《沙丘》和黑澤明《戰國英豪》的《星戰》三部曲,雖然只是太空冒險電影,談不上任何未來視野,卻名利雙收。而《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雖然票房失敗,不過,任何一個觀眾都看得出,這部電影拍出他們從來沒在寬銀幕上見過的人類的未來。

幸好,作品會超越作者而存活得更久。赫伯特辭世後,《沙丘》系列兩次改編成遊戲(時間都為1992),兩套電視劇(2000及2003),更在成書半世紀後再一次改編為電影《沙丘瀚戰》(Dune,台、陸譯為「沙丘」,2021)。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