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兩岸青年對談:「躺平」背後的人生選擇,我們一定要往「前」走嗎?

「爲什麼跟社會大多數人雷同的選擇叫做往前,爲什麼就不是往我的方向走?」

兩岸青年對談:「躺平」背後的人生選擇,我們一定要往「前」走嗎?

【編者按】:「躺平」一詞,在中國大陸社交平臺迅速發酵、旋即被封禁,這其中蘊含的反思、反主流、對人生的重新想象,卻沒有機會被好好討論。類似的思考,也促使這一代台灣年輕人做出更多元的人生選擇。我們邀請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四位青年,圍繞「躺平」背後的人生選擇,分享各自的經歷和思考、代價與收穫,並邀請讀者一起來討論:我們一定要往「前」走嗎?「前方」又是被誰定義的?

張哈哈:95年,女,先後做過財經記者、公關,即將辭職

方玉:97年,女,大陸本科,香港讀研,現在政府背景的文博行業工作

陳庭耘:85年,女,先後在台灣英國讀過研究所,考過醫,去過NGO,現在台南務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