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濱口龍介專訪:改編村上春樹,拍私密空間裏的私密對話

「如果對話失去了溝通意義,我們就不得不強迫自己專注於他人的反應與情緒上。」

2021年7月17日,法國康城,濱口龍介憑藉新作《Drive My Car》榮獲了第74屆康城影展的最佳編劇獎。連續三部影片入圍歐洲三大影展,濱口龍介成為目前最被國際認可的日本導演之一。從2018年的《睡著也好 醒來也罷》讓康城評委驚艷,到2021年的《偶然與想像》順利拿到媒體場刊評分3.3,最後獲得柏林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再到《Drive My Car》直接拿下了本屆康城場刊最高分3.5並無懸念贏得了費比西影評人獎,濱口龍介以穩定的發揮一步步向更高點邁進。此前不少呼聲認為濱口極有再為日本電影拿下一座金棕櫚,直到頒獎典禮結果公佈為最佳編劇獎時,還有許多人為此抱不平,覺得獎項給的太小了。

《Drive My Car》的故事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小說《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相比於「沒有」,更準確來講應該是「失去」。主人公「我」即家福是一個戲劇導演,而「我」有意外過世的女兒和一位「不忠」的太太。妻子音同為喜劇演員,在女兒去世後會同其他男人上床,對象都是每一次劇的男演員,但每當劇公演結束妻子的婚外情也就跟著結束了。這麼多年以來「我」即便知道從來沒有在妻子面前提起過,擔心話一旦說穿了關係就跟著「改變」了。家福舞台上表演的《等待戈多》便影射了自己矛盾和困惑的狀態,想要了解卻擔心失去。家福每天和妻說很多話,但直到妻子意外離世也沒有可以直接交流這件事的機會。在觀看長達四十分鐘之後,影片才在一場漫長的「駕駛」中緩緩打出影片標題和製作人員名單——濱口將上述內容僅僅作為電影的序章。長達三個小時的敘述裏,我們剛目睹了一個失去妻子的丈夫。而此後我們要跟隨「我」進入不同視角其他人的理解,以此反過來更加明白「我」的存在。

駕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