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在阿富汗戰場上多年的採訪,迫使我質疑國際媒體扮演的角色」

在這場反恐戰爭中,西方主流媒體講述了太多非黑即白的故事。

喀布爾被塔利班奪取前的恐慌,有一部分在這幾天,轉為了有些僵硬的安靜。塔利班會可靠嗎?歷史會重演嗎?很多人不願冒險,有能力的人試圖登上飛機逃離。而當我與如今還在喀布爾的朋友和信源通話時,我也強烈地感到他們的戒備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

一位教育部的高級官員告訴我,她如今不敢多說什麼,但知道她肯定會留下來,「我們必須學會與新的狀況相處。」她說自己心情起伏不定,「不知道我的工作職位會怎樣。」在911前,塔利班不允許女性工作,但剛剛8月17日早上的新聞卻允許一位女性電視節目主持人採訪了塔利班。

一位從南部逃到首都的阿富汗人告訴我:「我想要留下來,也許與塔利班達成協議。但是就算我能與一個塔利班達成協議,不意味著我就能相信他;另外一個塔利班可能會阻攔。」他不願透露姓名。來自北部巴格蘭(Baghlan)的哈立德(Khalid Dalat)與當地的塔利班鬧翻了,後者正要復仇——儘管塔利班高層禁止了地方領導人的復仇行為,但哈立德不敢相信這樣的承諾,打算離開這個國家。也有對現狀滿意的,來自坎大哈(Kandahar)的阿哈默德(Ahmad Issa)稱阿富汗政府為「小偷」,說:「我們現在安全了,腐敗沒了。」

塔利班對外界給出的信息一直是希望與國際社會保持良好的聯繫,但是,他們仍然會為搶劫砍掉雙手——這顯然會激怒美國,但話說回來,沙特阿拉伯也一樣有伊斯蘭刑法的存在。離我上次在阿富汗採訪已經有兩年時間了,過去十五年來一直報導阿富汗的經驗,讓我對「未來」會怎樣的討論,尤為謹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