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李峻嶸:港隊奧運成績史上最佳,精英、職業與普及運動現狀如何?

「普及化」和「精英化」一樣,都是政府體育政策的方向。但普及文化建立的關鍵,已經不單純是體育政策了。

完稿之時,香港運動員還未完成在東京奧運的所有比賽。但中國香港代表團已創下了香港隊參加奧運史上的最佳成績。作為運動迷的我,對港隊的成績感到喜出望外。其實在過去二十多年,香港運動員在大型運動會的成績已經比以往大有進步。九七前香港唯一的奧運獎牌,是李麗珊在一九九六年贏到的滑浪風帆金牌。

在亞運場上,九七前香港只得一面金牌。該塊金牌是由車菊紅在八六年在保齡球項目贏回來的。到九七後,香港選手在亞運的戰績已改善不少。由一九九八年曼谷亞運到三年前的雅加達/巨港亞運,香港的金牌數目在這六屆賽事中都不少於四面。在近三屆,香港的獎牌數目更維持不少於四十面的水平。

一個代表團在大型運動會能拿到怎樣的成績,有諸多因素影響。例如當屆賽事有設立哪些項目,肯定會影響到成績。但香港政府對精英運動的支持,實是香港運動員成績有所進步的主因之一。要詳細剖析香港的體育政策,絕非易事,筆者在本文將會簡要地介紹部分特點,不過有關對殘疾運動員的支援,本文暫不會詳談。

 2021年8月5日日本東京,香港隊的蘇慧音(左)在乒乓球女子團體銅牌比賽中獲勝後被隊友擁抱。
2021年8月5日日本東京,香港隊的蘇慧音(左)在乒乓球女子團體銅牌比賽中獲勝後被隊友擁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