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英文版首發於Made in China Journal,端傳媒獲授權翻譯轉載,文章原標題為The Enduring Importance of Space Within a Virtual Border: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s Trading Hall.
2020年的頭八個月,COVID-19疫情從中國向全球蔓延之際,香港證券交易所仍成功在公司股票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中募集了超過190億美元。在2019年該地區受到抗議活動衝擊之後,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畢竟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籌集的資金只有不到75%。這些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構成了港交所上市公司5萬多億美元總市值的一部分,其80%都來自中國內地公司。在為中國內地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提供了一個股票交易的場所後,香港交易所有力推進了中國經濟所有權的市場化。這些內地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流通也引發了關於中國邊界的新問題:邊界究竟在哪裏,什麼能出去,什麼能進來?
港交所交易大堂是一個佔地4000多平米的兩層通高大廳,位於專門為它而建的「交易廣場」辦公室大樓內。交易廣場坐落於香港中環德輔道和民耀街的西南角,十分顯眼。交易大堂坐落在二樓,沒有窗戶,與中環繁忙的天橋人行道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