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方隅:終結對美焦慮——台美外交及軍事關係觀看指南

如何能了解美國政策圈的辯論風向?

陳方隅:終結對美焦慮——台美外交及軍事關係觀看指南
2021年1月20日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左)和副總統彭斯(右)於就職典禮上觀看Lady Gaga演唱國歌。

美國政黨輪替,所有人都很關注美國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的走向,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世界局勢。從台灣的角度,該怎樣來觀察美國的政策變化呢?本文將借用國際關係學者Stephen Walt的分析架構,來理解美國國內的幾種主要政治主張,再去分析各方勢力的消長狀況,據此推估接下來的幾個重點議題和戰場。了解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的長期演變規律,有助台灣不同光譜人士準確看待台美中關係的變化。

雙層賽局、四種主張

首先,國際政治一向都是「雙層賽局」的架構,也就是說,各國的國內政治與外交政策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美國大選之後的外交政策走向,除了執政者(尤其拜登以及其國安外交團隊)本身的政策偏好之外,也會受到國內政治各方力量的型塑。

在美國國內政治方面,我們可以用兩個意識型態軸線,劃分出四種主張。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