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冷戰前線,閱讀金門、馬祖的六個關鍵詞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記者手記:冷戰前線,閱讀金門、馬祖的六個關鍵詞
馬祖。

以一個「立足香港」的媒體來說,端傳媒關注金門、馬祖的頻率,似乎頻繁得有些不太尋常。我在金門採訪時,一位受訪者也曾納悶,「沒想到一個香港媒體會這麼關注金門。」

的確,端傳媒從創刊開始,幾乎每年都有關於金馬兩地的深度報導。

2015 年,我們首次前往金門馬祖,探看金門如何在中國大陸的強力磁吸之下改頭換面,也見證馬祖的軍事設施,如何在兩岸關係和緩之後蛻變成書店;2016 年民進黨上台之後,兩岸「對話機制」中斷的效應,卻開始顯現在不分國界的「海漂垃圾問題」上,而美國學者宋怡明的《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則將金門的「熱戰」放在「冷戰史」之中重述,彷彿一語成讖地,預示了金馬兩地今日被「冷戰迷霧」籠罩的氣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