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經濟展望時間。作為一門中國特色的經濟玄學,GDP(國內生產總值)預測背後的政治經濟邏輯與暗含假設,可能比數字本身更重要。
主流預測背後的假設
預測中國GDP是一門不折不扣的「玄學」,原因在於這其中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是你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潛力是多少?第二是你認為政府在當期的增長目標是什麼?
GDP是單位時間內一個經濟體內所有經濟活動的貨幣價值綜合。這個統計方法本身當然很不完美:現行統計方式不考慮環境資源的損害,對於服務行業和數字經濟的統計有很多問題,與人們的實際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很難說有什麼直接關係。但這一系列缺陷並不妨礙GDP成為經濟學中最常見也最實用的統計方法。道理很簡單:GDP的概念和方法全世界(基本)統一,也有較長的數據歷史,這對於進行跨地區和跨時間的經濟研究非常重要。在大部分情況下,GDP增長的變化,也比其他任何經濟指標都更能反應一個經濟體的大致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