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喬瑟芬:台灣,要拒絕在一場不對稱的資訊戰裏成為武器

梳理這種大家都不想面對、不想承認的情緒,是很不討喜,但卻也是此刻很必要的過程。

喬瑟芬:台灣,要拒絕在一場不對稱的資訊戰裏成為武器
2020年1月17日,一名觀眾在台北當代藝術展內參觀。

談到資訊戰,多數人會自動與「假新聞」畫上等號。用虛假訊息混淆人心可能從人類有戰爭開始已經存在,假新聞也非全新的現象。然而社群工具的出現,卻讓資訊戰脫離過去所有我們了解的戰爭形式,成為可以精準到針對個人量身定做、打擊的奈米級武器,也徹底改變了這場戰爭的本質。

在大數據出現之前,操作者並不真的知道投放出去的訊息是否真的有效,或者能多有效,直到搜尋引擎和社群工具為了解人類的嚮往與慾望、如何形成價值取向和選擇意向這個暗房,點起了一盞高瓦數日光燈。

在這場戰爭中,敵人並不(只)是特定國家的政府,而是握有海量數據的科技巨頭,和任何能花得起錢去購買它們服務的人。理解這場戰爭如何直接在你腦海中開打,才能完整認識這場戰爭的性質、找到解方。

假客戶,真商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