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大流行病、中美脫鉤、明州抗議之後:美國想讓誰做總統?

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詭譎多變。

大流行病、中美脫鉤、明州抗議之後:美國想讓誰做總統?
2020年5月31日,抗議警察殺害弗洛伊德的示威者在白宮附近拿著國旗。

Covid19 在美國爆發之後,一方面總統川普應對失格,另一方面各州面臨嚴峻的失業、經濟問題,而從密西根州開始的反關城運動(anti-lockdown)更加劇了各州要迅速重啟的壓力;中美脫鉤隨著川普演講進入第二階段,另外五月底開始的種族衝突正在劇烈地影響美國的本土政治。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顯得詭譎多變。

今年美國大選還會如常進行下去嗎?疫情、國際局勢、美國本土政治對各黨、參眾兩院的選情產生什麼影響?會如何刺激中美關係、美歐聯盟等的變化?這是關鍵而難以預測的一年。筆者嘗試在美國混亂的政治氣氛中點出今年大選的看點與政治發展。

疫情:過早結束的民主黨初選,與措手不及的川普政府

4月8日,桑德斯宣布中止參與民主黨初選,這也讓前副總統、前參議院議員拜登,成為代表民主黨挑戰川普的候選人。這場初選結束得比四年前要早很多。在2016年時,即便桑德斯輸了超級星期二,他仍然一路奮戰到民主黨代表大會(7月下旬)時才宣布初選輸給柯林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