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劉銳紹:三十一年間,六四悼念怎樣影響了香港人?

我總覺得過去的三十一年,是磨煉和提升香港人政治道德、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的過程。日後困難雖多,但香港人還會繼續鍛煉下去。

劉銳紹:三十一年間,六四悼念怎樣影響了香港人?
1989年6月4日,人力車司機在旁人的幫助下,將天安門廣場的傷者運送往醫院。攝:Liu Heung Shing/AP/達志影像

轉眼間,六四至今已經三十一年。當年今日,我仍在北京現場採訪,六月三日至六四凌晨,親歷槍林彈雨,目睹活人倒地變成遊魂野鬼。六四後,我莫名其妙地成為北京市交給全國人大的「平亂報告」中唯一被點名批判的香港記者,前後十一年不得國門而入。所以,回顧這三十一年,實在感慨良多。

不過,我不會停留在六四的悲情,不妨冷靜、全面地回顧六四,同時嘗試用樂觀的思緒,看看六四在這個地球上、在人心上,怎樣浮沉升降?到今天,即使沒有正式的維園燭光晚會,但六四不單仍然燭光閃亮,而六四本身的影響更是光遍全球。

談及過去三十一年六四對香港人的影響,以及香港人對六四精神的延續和培育,我嘗試分為三個階段,並作簡要憶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